2012年12月28日 星期五

「甄嬛」、「發酵」怎樣唸?


《咬文嚼字》編輯部公布了本年度「十大語文差錯」。惹來最多熱議的錯處,是「僥倖」落榜的「甄嬛」。今年清宮劇《甄嬛傳》教中港兩地煲劇一族著迷,但留意到主角一直唸錯自己名字的觀眾卻寥寥。「嬛」字有三種讀音:huán(粵音「環」)、xuān(粵音「喧」)、qióng(粵音「瓊」)。作為人名,若無提示,其實無從判斷哪個讀音方是正確。不過,劇中原來曾交代甄嬛之名取自宋代蔡伸〈一剪梅〉「嬛嬛一嫋楚宮腰」句。「嬛嬛」形容女子柔美嬌嬈,讀作xuān xuān,唯劇組人員不察,由始至終把「嬛」字唸作huán,誤導了上億只管追捧劇集、不願深究內容的劇迷。「嬛」字唸作huán時,多見於「嫏嬛」(或作「琅嬛」)一詞,指仙人藏書之洞府。甄嬛之誤,「遺害」雖廣,「嬛」字始終不是常用字,《咬文嚼字》編輯部遂未有把它列進黑名單。我納悶:《甄嬛傳》是改編劇,劇集播映前,或拍攝期間,劇組當曾邀請原著作者品評攝製版本吧?可是失誤並未能杜漸於劇集面世前,想來攝製隊伍,甚至原著作者,皆對此「嬛」字的讀音不甚了了。「嬛」字罕聞,可見一斑。

這項公布叫我最在意的,是「酵」的讀音。兒時見女同學繫一條奪目的絲帶,戴一個精緻的頭箍,便取笑她發姣。年齒稍長,思想仍一般幼稚,唯識字多了,就玩弄一下文字遊戲,謂嬌嬈的女子「發酵」。我輩如此應用「發酵」一詞,當比取其原義頻繁。然而今日方知,這「酵」字粵音不是「哮」而是「窖」(普通話jiào)。然則「酵母」應唸如「教母」,「酵素」當唸作「教數」。這個正音,我恐怕無法適應了。

延伸閱讀: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